版权说明
本文为 InfoQ 中文站特供稿件,首发地址为:Java永久代去哪儿了。如需转载,请与 InfoQ 中文站联系。
摘要
在JDK8之前,类的元数据和常量都存放在一个与堆内存相邻的数据区,即永久代。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问题,如果类的元数据大小超过了应用的可分配内存,那么就会出现内存溢出问题。在JDK8之后,永久代被移除,原本存储在永久代的数据将存放在一个叫做元空间的本地内存区域。
在Java虚拟机(以下简称JVM)中,类包含其对应的元数据,比如类的层级信息,方法数据和方法信息(如字节码,栈和变量大小),运行时常量池,已确定的符号引用和虚方法表。
在过去(当自定义类加载器使用不普遍的时候),类几乎是“静态的”并且很少被卸载和回收,因此类也可以被看成“永久的”。另外由于类作为JVM实现的一部分,它们不由程序来创建,因为它们也被认为是“非堆”的内存。
在JDK8之前的HotSpot虚拟机中,类的这些“永久的”数据存放在一个叫做永久代的区域。永久代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,我们在JVM启动之前可以通过设置-XX:MaxPermSize的值来控制永久代的大小,32位机器默认的永久代的大小为64M,64位的机器则为85M。永久代的垃圾回收和老年代的垃圾回收是绑定的,一旦其中一个区域被占满,这两个区都要进行垃圾回收。但是有一个明显的问题,由于我们可以通过‑XX:MaxPermSize 设置永久代的大小,一旦类的元数据超过了设定的大小,程序就会耗尽内存,并出现内存溢出错误(OOM)。
备注:在JDK7之前的HotSpot虚拟机中,纳入字符串常量池的字符串被存储在永久代中,因此导致了一系列的性能问题和内存溢出错误。想要了解这些永久代移除这些字符串的信息,请访问这里查看。
辞永久代,迎元空间
随着Java8的到来,我们再也见不到永久代了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类的元数据信息也消失了。这些数据被移到了一个与堆不相连的本地内存区域,这个区域就是我们要提到的元空间。
这项改动是很有必要的,因为对永久代进行调优是很困难的。永久代中的元数据可能会随着每一次Full GC发生而进行移动。并且为永久代设置空间大小也是很难确定的,因为这其中有很多影响因素,比如类的总数,常量池的大小和方法数量等。
同时,HotSpot虚拟机的每种类型的垃圾回收器都需要特殊处理永久代中的元数据。将元数据从永久代剥离出来,不仅实现了对元空间的无缝管理,还可以简化Full GC以及对以后的并发隔离类元数据等方面进行优化。
移除永久代的影响
由于类的元数据分配在本地内存中,元空间的最大可分配空间就是系统可用内存空间。因此,我们就不会遇到永久代存在时的内存溢出错误,也不会出现泄漏的数据移到交换区这样的事情。最终用户可以为元空间设置一个可用空间最大值,如果不进行设置,JVM会自动根据类的元数据大小动态增加元空间的容量。
注意:永久代的移除并不代表自定义的类加载器泄露问题就解决了。因此,你还必须监控你的内存消耗情况,因为一旦发生泄漏,会占用你的大量本地内存,并且还可能导致交换区交换更加糟糕。
元空间内存管理
元空间的内存管理由元空间虚拟机来完成。先前,对于类的元数据我们需要不同的垃圾回收器进行处理,现在只需要执行元空间虚拟机的C++代码即可完成。在元空间中,类和其元数据的生命周期和其对应的类加载器是相同的。话句话说,只要类加载器存活,其加载的类的元数据也是存活的,因而不会被回收掉。
我们从行文到现在提到的元空间稍微有点不严谨。准确的来说,每一个类加载器的存储区域都称作一个元空间,所有的元空间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元空间。当一个类加载器被垃圾回收器标记为不再存活,其对应的元空间会被回收。在元空间的回收过程中没有重定位和压缩等操作。但是元空间内的元数据会进行扫描来确定Java引用。
元空间虚拟机负责元空间的分配,其采用的形式为组块分配。组块的大小因类加载器的类型而异。在元空间虚拟机中存在一个全局的空闲组块列表。当一个类加载器需要组块时,它就会从这个全局的组块列表中获取并维持一个自己的组块列表。当一个类加载器不再存活,那么其持有的组块将会被释放,并返回给全局组块列表。类加载器持有的组块又会被分成多个块,每一个块存储一个单元的元信息。组块中的块是线性分配(指针碰撞分配形式)。组块分配自内存映射区域。这些全局的虚拟内存映射区域以链表形式连接,一旦某个虚拟内存映射区域清空,这部分内存就会返回给操作系统。
上图展示的是虚拟内存映射区域如何进行元组块的分配。类加载器1和3表明使用了反射或者为匿名类加载器,他们使用了特定大小组块。 而类加载器2和4根据其内部条目的数量使用小型或者中型的组块。
元空间调优与工具
正如上面提到的,元空间虚拟机控制元空间的增长。但是有些时候我们想限制其增长,比如通过显式在命令行中设置-XX:MaxMetaspaceSize。默认情况下,-XX:MaxMetaspaceSize的值没有限制,因此元空间甚至可以延伸到交换区,但是这时候当我们进行本地内存分配时将会失败。
对于一个64位的服务器端JVM来说,其默认的–XX:MetaspaceSize值为21MB。这就是初始的高水位线。一旦触及到这个水位线,Full GC将会被触发并卸载没有用的类(即这些类对应的类加载器不再存活),然后这个高水位线将会重置。新的高水位线的值取决于GC后释放了多少元空间。如果释放的空间不足,这个高水位线则上升。如果释放空间过多,则高水位线下降。如果初始化的高水位线设置过低,上述高水位线调整情况会发生很多次。通过垃圾回收器的日志我们可以观察到Full GC多次调用。为了避免频繁的GC,建议将–XX:MetaspaceSize设置为一个相对较高的值。
经过多次GC之后,元空间虚拟机自动调节高水位线,以此来推迟下一次垃圾回收到来。
有这样两个选项 ‑XX:MinMetaspaceFreeRatio和‑XX:MaxMetaspaceFreeRatio,他们类似于GC的FreeRatio选项,用来设置元空间空闲比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。我们可以通过命令行对这两个选项设置对应的值。
下面是一些改进的工具,用来获取更多关于元空间的信息。
- jmap -clstats PID 打印类加载器数据。(-clstats是-permstat的替代方案,在JDK8之前,-permstat用来打印类加载器的数据)。下面的例子输出就是DaCapo’s Avrora benchmark程序的类加载器数据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|
|
jstat -gc LVMID 用来打印元空间的信息,具体内容如下 * jcmd PID GC.class_stats 一个新的诊断命令,用来连接到运行的JVM并输出详尽的类元数据的柱状图。
注意:在JDK 6 build 13下,需要加上‑XX:+UnlockDiagnosticVMOptions 才能正确使用jcmd这个命令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|
|
提示:如果想了解字段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这里
使用jcmd的示例输出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|
|
存在的问题
前面已经提到,元空间虚拟机采用了组块分配的形式,同时区块的大小由类加载器类型决定。类信息并不是固定大小,因此有可能分配的空闲区块和类需要的区块大小不同,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碎片存在。元空间虚拟机目前并不支持压缩操作,所以碎片化是目前最大的问题。
关于作者
Monica Beckwith是一位在硬件行业有着10多年经验的性能研究工程师。她目前在Servergy公司任性能架构师一职。该公司为一家提供高效服务器的创业公司。此外,Monica曾在Sun,Oracle和AMD等公司致力于服务器端JVM优化。Monica还是JavaOne 2013会议的演讲嘉宾。想要关注的可以在twitter上查找@mon_beck。
查看英文原文:Where Has the Java PermGen Gone?